| 姓名 | 張敏娟 副教授 | 
|---|---|
| 電子郵件 | 068190@mail.fju.edu.tw | 
| 聯絡電話 | (02) 2905-2531 | 
| 授課領域 | 電路學、電子學、電子學實驗、粒子物理 | 
| 研究專長 | 高能物理實驗(Belle實驗與Belle-II實驗) | 
| 職稱 | 副教授 | 
| 個人著作參考網址 | https://researchinfo.fju.edu.tw/professors/2236 | 
| 年度 | 論文名稱 | 
|---|---|
| 2023 | Quarkonium/QCD results at Belle II,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-Physics at Frontier Machines (Beauty2023), Clermont-Ferrand, France, , 2023-07-03-2023-07-07 | 
| 年度 | 計畫名稱 | 參與人 | 職稱/擔任之工作 | 計畫期間 | 補助/委託或合作機構 | 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2024 | 物理實作平台年會 | 年會活動負責人/物理實作平台執行長 | 2024.05 ~ 2024.05 | 國科會科學研究推展中心物理組/台灣物理教育學會-物理實作平台小組 | |
| 2024 | 以淨零碳排觀念融入課程,培育重視永續的人才 | 侯藹玲、張信宏 | 計畫主持人 | 2024.02 ~ 2024.12 | 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| 
| 2024 | 強棒培育奪標計畫 | 競賽指導教授 | 2024.01 ~ 2024.12 | 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| |
| 2023 | 在Belle II實驗研究與時間相關的電荷宇稱不守恆以及eta-eta'的混合角度(3/3) | 計畫主持人 | 2023.08 ~ 2024.07 | 國科會自然處物理學門 | |
| 2023 | 在電路學與電子學實驗課程中加入人工智慧與無人機強化學習成效 | 計畫主持人 | 2023.08 ~ 2024.07 |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| |
| 2023 | 2023中華民國物理教育聯合會議 | 王律堯、孫永信、林更青、謝智明、張連璧、徐進成 | 主辦學校負責人 | 2023.03 ~ 2023.09 | 國科會自然處物理研究推動中心、物理教育學會、物理學科中心、輔仁大學物理系、應科所、理工學院等 | 
| 2023 | 專業課程融入人工智慧證照與企業出題競賽 | 侯藹玲、潘俊杰、李慧玲、葉佐任 | 計畫主持人 | 2023.02 ~ 2023.12 | 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| 
| 2023 | 強棒培育奪標計畫 | 競賽指導教授 | 2023.01 ~ 2023.12 | 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| |
| 2022 | 在Belle II實驗研究與時間相關的電荷宇稱不守恆以及eta-eta'的混合角度(2/3) | 計畫主持人 | 2022.08 ~ 2023.07 | 國科會自然處物理學門 | |
| 2022 | 在電路學與電子學實驗課程中加入人工智慧強化學習成效 | 計畫主持人 | 2022.08 ~ 2023.07 |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| |
| 2022 | 微軟人工智慧教案融入系所專業課程 | 侯藹玲、潘俊杰、李慧玲、李竹平 | 計畫主持人 | 2022.02 ~ 2022.12 | 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| 
| 2022 | 強棒培育奪標計畫 | 競賽指導教授 | 2022.01 ~ 2022.12 | 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| |
| 2021 | 在Belle II實驗研究與時間相關的電荷宇稱不守恆以及eta-eta'的混合角度(1/3) | 計畫主持人 | 2021.08 ~ 2023.07 | 國科會自然處物理學門 | |
| 2021 | 在電子學課程中強化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 | 計畫主持人 | 2021.08 ~ 2022.07 |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| |
| 2021 | 強棒培育奪標計畫 | 競賽指導教授 | 2021.01 ~ 2021.12 | 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| 
| 發表日期 | 專利名稱 | 專利編號 | 專利國別 | 著作人 | 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2022/01/11 | 盲人點字學習教具結構暨教學系統 | I752830 | 中華民國 | 張敏娟、楊夢萍、江皓全 | 
| 實驗室名稱 | 位置 | 
|---|---|
| 高能物理 | 耕莘樓二樓PH202 | 
| 國家 | 學校名稱 | 系所 | 學位 | 期間 | 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台灣 | 國立台灣大學 | 物理 | 博士 | 1999.09 ~ 2004.07 | 
| 台灣 | 國立成功大學 | 物理 | 碩士 | 1997.09 ~ 1999.07 | 
| 台灣 | 國立成功大學 | 物理 | 學士 | 1993.09 ~ 1997.07 | 
| 服務機關名稱 | 單位 | 職務 | 期間 | 
|---|---|---|---|
| 輔仁大學 | 教務處 | 副教務長 | 2017.09 ~ 2019.07 | 
| 輔仁大學 | 教務處招生中心 | 主任 | 2017.09 ~ 2019.07 | 
| 輔仁大學 | 教師發展與教學資源中心 | 主任 | 2016.02 ~ 2016.07 | 
| 輔仁大學 | 國際及兩岸教育處學術交流中心 | 主任 | 2014.02 ~ 2015.07 | 
| 輔仁大學 | 物理系 | 副教授 | 2013.08 ~ 迄今 | 
| 輔仁大學 | 物理系 | 助理教授 | 2006.08 ~ 2013.07 | 
| 日本東北大學 | 微中子科學研究中心 | 講師 | 2004.11 ~ 2006.03 | 
| 類別 | 年度 | 獎項名稱 | 頒獎單位 | 
|---|---|---|---|
| 校外榮譽 | 2023 | 112學年度教育部友善校園大專校院傑出導師(北一區) | 教育部 | 
| 校內榮譽 | 2023 | 111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成果獎 | 輔仁大學 | 
| 校內榮譽 | 2022 | 110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成果獎 | 輔仁大學 | 
| 校內榮譽 | 2021 | 110學年度導師班級經營工作成果獎勵 | 輔仁大學 | 
            